下編 讀聖經的方法(三) 書名:讀經之路、人的破碎與靈的出來

 

下編 讀聖經的方法(三)

  二三 一卷一卷

  我們也可以把聖經一卷一卷的拿來讀。把五經、歷史、詩篇、先知書都讀過。要記得每一卷的內容到底是什麼。讀先知書的時候,要把它分清楚,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擄之前的,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擄之時的,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擄之後的。對新約也要這樣讀。要看新約的歷史是講什麼,教會的書信是講什麼,個人的書信是講什麼,預言是講什麼。每一個神的兒女,對於全部聖經,不一定要每一卷都能解釋,但至少要知道它講些什麼。我們至少要花兩年的工夫,把六十六卷聖經讀一個大概。如果要讀得比較熟一些,就要花五六年工夫。熟讀了每一卷的內容,就能認識每一卷的性質,也就能互相貫通。比方讀舊約的時候,我們也能聯繫到羅馬書、以弗所書、歌羅西書。這也是基本的學習,我們要注意它。

  二四 熟讀幾卷

  我們把全部聖經都讀了一個大概之後,就必須選幾卷再特別的熟讀它。這要相當精細的讀。

  舊約最少要讀創世記、但以理書和雅歌。若是可能,在五經裡面加一卷,或者是出埃及記,或者是民數記,或者是利未記。關於預言,或者再加一卷撒迦利亞書。以賽亞書固然有它特別的價值,不過好些預言已經應驗了。撒迦利亞書也像但以理書一樣,有許多地方還沒有應驗,所以我們挑選它。

  新約至少要讀馬太福音、羅馬書、以弗所書、啟示錄這四卷,因為這些都是基本的東西。再有工夫,或者讀約翰福音,讀哥林多後書。如果有五六卷特別讀得清楚,後來慢慢再加上,那麼十年二十年之後,就可能有一二十卷聖經是我們所熟識的了。

  二五 基督

  許多人告訴我們說,聖經是專門講基督的書。全部聖經的目的,都是為著使人認識基督。從舊約到新約,有一條線一直給我們看見到底基督是如何。我們能從創世記一章裡尋到基督:二十六節神在神格裡商量如何造人,下一節就說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。按文法,二十六節用『祂們,』二十七節應該用『他們,』但是二十七節是說『祂。』相當明顯,這裡的『祂』是基督,因為在神格裡只有基督有形像,所以實際去造的時候,是照著『祂』的形像造的。

  創世記三章說女人的後裔。馬太一章給我們看見,馬利亞的兒子是女人的後裔。一路讀下來,我們看見在創世記、出埃及記、利未記、民數記、申命記這幾卷書裡面,充滿了基督。還有在大衛的事上,在被擄前的先知書裡,像以賽亞書、約拿書,也充滿了基督。在被擄時候的先知書裡,像耶利米書、以西結書、但以理書,以及從被擄歸回的先知書裡,像哈該書、撒迦利亞書、瑪拉基書,也都充滿了基督。

  我們不只從預言裡看見基督,也從許多的禮儀裡看見基督。第一,在創世記、利未記裡都有祭,一直到建造聖殿之後還有祭。在祭和犧牲裡面能看見基督。第二,在長大痲瘋的人得潔淨裡,在紅母牛灰的潔淨裡,在祭司的潔淨裡,也能看見基督。第三,在祭司的職分裡,在祭司所穿的衣服、祭司在神面前所辦的事情裡,也能看見基督。第四,在各種節期裡,也能看見基督。

  還有許多的人預表基督。這有兩種:一種是明說的預表,一種是符合的預表。什麼是明說的預表?主耶穌說,『看哪,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。』(路十一31。)由此可見所羅門是主耶穌的預表。主耶穌說,『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;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。』(太十二40。)這也明明說出約拿是主耶穌的預表。還有加拉太三章給我們看見,以撒也是預表基督的。可是,約瑟就不是明說的預表。雖然約瑟的經歷有許多點和基督一樣,但是在全部新約中,找不到一個地方說約瑟預表基督。所以,不只有人明明的預表基督,也有一種人像基督,這一種是符合的預表。亞當、挪亞、約瑟、大衛或者約沙法,都是這一類的預表。

  此外,還有其他的預表。像嗎哪、銅蛇、會幕、雅各的天梯等,都是預表基督。在舊約裡,有時候用兩隻鳥來預表基督,有時候用兩個王來預表基督,有時候用兩個祭司來預表基督,有時候用兩個領路的來預表基督。兩隻鳥:一隻代表死,一隻代表復活。兩個王:一個代表爭戰的,一個代表和平的。兩個祭司:一個代表在地上的─亞倫,一個代表在天上的─麥基洗德。兩個領路的:一個是代表領出埃及的,一個是代表領進迦南的。諸如此類的預表,都是講基督。

  到了新約,我們看見在福音書裡有基督的歷史、基督的教訓、基督的神跡、基督的預言。在使徒行傳裡,看見祂今天的掌權。在書信裡,看見祂住在人裡面。在啟示錄裡,看見祂將來的掌權。我們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,把有關基督的那條線找出來,就得到一個很好的訓練。

  二六 辭

  這個讀法是非常要緊的,範圍也非常廣大。我們前面已經講過題目的讀法;辭的讀法似乎有一些像題目的讀法,其實二者完全不同。題目的讀法是找一個題目在那裡讀,但不一定在聖經的字面上有那一個題目,乃是從靈裡,從內容上,來看這個題目。凡靈是一樣的,內容是一樣的,把它們都讀出來,那一個叫作題目的讀法。而讀辭乃是從聖經裡找出相同的辭,把它們合在一起來讀。我們讀辭的時候,可以一面讀聖經,一面用聖經彙編。在這裡我們列舉一些辭以供參考:(一)罪,(二)死,(三)悔改,(四)信,(五)赦免,(六)和好,(七)憐憫,(八)恩典,(九)義,(十)律法,(十一)律,(十二)生命,(十三)行為,(十四)舊,(十五)新,(十六)釘十字架,(十七)血,(十八)救,(十九)救贖,(二十)代替,(二一)起(不是『官話和合本』裡的,是『文理和合本』裡的,指『復起』),(二二)兒子,(二三)祭司,(二四)祭,(二五)聖,(二六)愛,(二七)盼望,(二八)心,(二九)靈,(三十)光,(三一)喜樂,(三二)平安,(三三)真理,(三四)榮耀,(三五)禱告,(三六)祝福,(三七)應許,(三八)安慰,(三九)糧食,(四十)順服,(四一)受苦,(四二)試探,(四三)世界,(四四)肉體,(四五)血氣,(四六)怒氣,(四七)思念,(四八)世代,(四九)凡,(五十)山。若是要加,還可以加上三四倍,但就是這些也足夠初學的人讀了。這種讀法,是叫我們在聖經裡注意這些辭的意義,並知道這些辭用了多少次。我們把主要的辭都寫下來編一編,就能夠明白神對於這些辭怎麼說。

  比方,我們讀『喜樂,』就把關於喜樂的聖經節找出來,把特別關於喜樂這件事的教訓寫出來,然後把它們類編一下。例如:在什麼時候應該喜樂?我們的喜樂是從那裡來的?什麼種的人不能喜樂?我們怎樣才能喜樂?這樣,我們對於喜樂這個問題就有了認識。
 
又如在聖經裡有一個辭─『糧食。』我們查查看,在那些地方有『糧食』這個辭。我們查出在約翰四章有『我的食物,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,作成祂的工;』在詩篇三十七篇有『以祂的信實為糧;』(3;)還有以色列的十二個探子從迦南地回來的時候,探子中有人報告說,『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,都身量高大。…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…。』但是,約書亞和迦勒說,『不要怕那地的居民,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。』(民十三25~十四9。)我們把這些講到糧食的地方都放在一起,就看見有三種糧食:第一,遵行父的旨意就是糧食。凡一切遵行父旨意的人,都是越過越強的,因為他們有糧食吃。主耶穌因為飢餓,才打發門徒去買餅。可是當門徒買食物回來之後,主說,『我有食物吃。』門徒就彼此對問說,『莫非有人拿什麼給祂吃麼?』主說,『我的食物,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,作成祂的工。』(約四33~34。)這給我們看見,作工不應該越作越軟弱,應該越作越剛強。不只禱告能使我們飽,並且作工也能使我們飽。我們如果在工場上像我們的主一樣,好好的事奉神,自然而然會越作越覺得飽,因為遵行父的旨意就是我們的糧食。第二,神的信實就是糧食。神是信實的神,我們可以吃祂的信實。神一次一次的聽我們的禱告,我們就一次一次的比前更強;我們一次一次的相信神帶領我們過去,我們就一次一次的比前更飽。越信靠神就越覺得飽足,就越顯得剛強。神的信實是我們的食物。第三,『拿非林』也是糧食。我吃掉一個『拿非林,』我就會強一些。我今天吃一個,明天會吃兩個,後天會吃四個,我會一次比一次更飽足,一次比一次更強壯。有許多人所以軟弱,就是因為沒有勝過迦南地的『拿非林。』換句話說,任何的艱難,都是神給我們的糧食。如果我們吃不下,就會餓;吃得下,就強壯,艱難就過去了。

  曾有弟兄讀過『呼召』或『神的召』這個辭。他引了幾十節聖經,分作十段。我們現在把它列在下面,以供參考:

  第一段─呼召的來源:

  一 最初的根源─神。(帖前二12。)

  二 居間的來源─耶穌基督。(羅一6。)

  第二段─被呼召的人:

  一 範圍:普遍的─所有的人。(林前一24。)

  二 範圍:屬靈的─罪人。(路五32。)

  三 神的估計─蒙憐憫的器皿。(羅九23~24。)

  四 實際的事實─有智慧的不多。(林前一26。)

  第三段─呼召的目的:

  一 悔改。(路五32。)

  二 救恩。(帖後二13~14。)

  三 平安。(西三15。)

  四 光。(彼前二9。)

  五 交通。(林前一9。)

  六 服事。(羅一1。)

  七 自由。(加五13。)

  八 聖潔。(林前一2。)

  九 受苦。(彼前二21。)

  十 永生。(提前六12。)

  十一 永遠的產業。(來九15。)

  十二 永遠的榮耀。(彼前五10。)

  第四段─呼召的原則:

  一 按著神的計劃。(羅八28。)

  二 按著神的恩典。(提後一9。)

  三 不是按著人的功勞。(提後一9。)

  第五段─呼召的範圍:

  一 在主裡。(林前七22。)

  二 在恩典裡。(加一6。)

  三 在平安裡。(林前七15。)

  四 在聖潔裡。(帖前四7。)

  五 在身體裡。(西三15。)

  第六段─呼召的方法:

  一 借福音。(帖後二14。)

  二 借神的恩典。(加一15。)

  三 借神的榮耀。(彼後一3。)

  四 借神的性情。(彼後一3。)

  第七段─呼召的性質:

  一 聖潔。(提後一9。)

  二 上面。(腓三14。)

  三 屬天。(來三1。)

  四 謙卑。(林前一26。)

  第八段─呼召的要求:

  一 繼續在裡面。(林前七20,24。)

  二 照著行走。(林前七17。)

  三 要與呼召相配。(弗四1。)

  四 要與呼召的神相配。(帖前二12。)

  五 要慇勤。(彼後一10。)

  第九段─呼召的鼓勵:

  一 得指望。(弗一18,四4。)

  二 賞賜。(腓三14。)

  第十段─呼召的擔保:

  一 神的性情─信實。(林前一9,帖前五24。)

  二 神的計劃。(羅八30。)

  三 神的恩典。(羅十一29。)

  在這些聖經節裡,都有『呼召』這個辭。他就是把這些聖經節拿來編一編,把它分為十段。這樣一作,就對於呼召的事能有相當清楚的認識。像這一類的辭,如果學了幾十個,對於聖經的認識就有了一點根基。

  例如:我們讀創世記就要注意『世代,』(原文,)像五章一節『亞當的世代記在下面』云云。我們讀出埃及記要注意『這就是神的命令』云云。在利未記裡我們看見『聖』字是特別常用的。在詩篇裡我們看見『你的話、』『仇敵、』『等候、』『細拉』等辭是常用的。在箴言裡我們就看見『智慧、』『撒謊、』『惡、』『懶惰、』『驕傲、』『心、』『舌、』『嘴唇、』『眼睛』等辭是常用的。在傳道書裡,我們看見『虛空、』『日光之下』是常用的。在雅歌裡,我們看見『愛、』『沒藥』是常用的。在馬太福音裡,我們看見『義、』『天國』是常用的。又像『山,』在馬太福音裡最少就記著有八次在山上,(四8,五1,十四23,十五29,十七1,二四3,二六30,二八16,)每一次都有事情。在馬可福音裡我們看見『立刻』(在『官話和合本』當譯作『就』)。在路加福音裡我們看見『人子。』在約翰福音裡我們看見『差遣、』『世界、』『父、』『住。』在使徒行傳裡我們看見『靈。』在羅馬書裡我們看見『死、』『信、』『義。』在加拉太書裡我們看見『愛』字少用,『聖』字沒有用;在以弗所書裡我們就看見『愛』字用得很多,『聖』字也用得很多。這些要特別加以注意,不可馬虎過去。有時候,在一段或幾段聖經裡面有多次用同樣的辭。例如:代上十六章和詩篇七十一篇,共有七次說『繼續』(『官話和合本』譯作『常、』『常常』或『時常』)。(代上十六6,11,37,40,詩七一3,6,14。)在詩篇八十六篇裡有八次說『因』或『因為。』在約書亞二十三章有十三次題到『耶和華你們的神。』在以斯拉七章說到七種神的東西(神的手、神的律法、神的殿、神的旨意、神殿的壇、神殿的當差的人、神的智慧。)保羅在他的書信裡說『無論作什麼』共有三次─無論作什麼,都要在主的名裡作;無論作什麼,都要從心裡作;無論作什麼,都要為榮耀神而作。(西三17,23,林前十31。)約翰福音和約翰書信共有六次說『喜樂滿足。』(約三29,十五11,十六24,十七13,約壹一4,約貳12。)保羅的書信有五次說『感謝神。』(羅六17,七25;林前十五57;林後二14,九15。)在啟示錄裡的『得勝,』在彼得書裡的『寶貴,』在腓立比書裡的『喜樂,』都有它們的目的和意義。讀聖經的時候,要把這些特別顯著的辭讀出來,也要把它們編成一個道理的綱要擺在那裡。這對於我們有很大的益處。

  二七 道理

  聖經裡基本的道理約有七個:(一)父神,(二)神的兒子,(三)聖靈,(四)罪,(五)救贖,(六)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,(七)將來。這些都是重要的道理,也就是神學。

  關於『父神』這一個道理,我們可以把神的名、神的心、神的本質、神的德性、神的能力、神的權柄、父和子的關係、神怎樣救贖等等,一一的找出來看,把有關的聖經節都搜集在一起。

  主耶穌來到地上,祂自己說祂是子,所以主耶穌永遠是子。但是子的標明是從復活起的,因為希伯來一章五節說『我今日生你,』是指主復活說的;羅馬一章四節也說,『以復活標明祂是神的兒子。』(照原文直譯。)

  父和子的道理讀完了,可以讀關於聖靈的道理。要明白聖靈,就至少要明白聖靈在人外面的工作和聖靈在人裡面的工作。要把聖靈在人身上和在人裡面的工作分開。這一個如果分不清楚,就對於聖靈讀不清楚。

  再讀關於罪的問題、救贖的問題,還有神的兒女活在地上的生活的問題,和將來的問題,我們要一個一個都讀過。差不多所有的『神道學』都是講這七件事。對於這七件事清楚明白之後,就對於基本的道理都有把握了。

  二八 聖經中道理的進步

  每一個讀聖經的人還得認識一件事,就是聖經乃是神藉著多次多方的啟示賜給我們的。(來一1。)神不只是多方在那裡啟示,也是多次在那裡啟示,並且每一次神的啟示總比前一次進步。我們必須從聖經裡讀出神的道理是如何進步的。這並非說聖經裡的啟示是不完全的。神在全部聖經裡的啟示是完全的。可是,神的啟示是逐段進步的。神在第一個階段裡有祂的啟示,到第二個階段裡,神的啟示再加上去,到第三個階段裡,神的啟示又加上去,到以後的階段裡也是這樣,一直到完全的地步。神的啟示在每一個階段裡,不能說是不完全,可是比起全部的啟示來就顯得不夠完全。像神對亞伯拉罕所啟示的,在亞伯拉罕的時候是完全的,可是今天我們從全部啟示看來,就覺得當初亞伯拉罕那個時候的啟示是不夠的。所以我們要學習看見:神的啟示如何從亞當來,神的啟示如何從挪亞來,神的啟示如何從亞伯拉罕來,神的啟示如何從以色列來,神的啟示如何從摩西來…,一路下來,神的啟示越過越進步。

  我們還得學習把神時代的道理和神永遠的道理加以分別。在聖經中有的道理是為著一個時代,有的道理是為著永遠的。有時候,神對於一個時代出了一個命令,但是那個命令並不是為著永遠的。例如: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把迦南人滅絕,這是時代的道理,不是永遠的道理。我們要找出時代的道理,也要找出永遠的道理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有的話是時代的話,是對當時的人講的,不是對所有的人講的;也有許多話是永遠的話,那些話對當時的人講和對以後的人講是一樣的。讀聖經要分別什麼是時代的道理,什麼是永遠的道理;什麼是那個時候的,什麼是一直繼續到永遠的。這兩個要分別得很清楚,否則會遇到許多難處不能解決。

  有許多人有一個錯誤,以為所有舊約的話都是為著舊約的人說的,就把全部舊約都當作時代的道理。有許多人另有一個錯誤,說所有舊約的話都是對我們說的,就把全部舊約都當作永遠的道理。我們要把時代的道理和永遠的道理分開。神對於某一個階段的人說的話,如果只有當時的用處,我們就稱它作時代的道理;如果對於每一個階段的人都有用處,我們就稱它作永遠的道理。而永遠的道理是有進步的:在這一個階段裡,神祇說一兩句話;在那一個階段裡,神再多說一兩句話。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注意,就是道理的進步只能在聖經的範圍之內;在聖經以外的道理,不能算是道理的進步。

  我們讀創世記,看見神是創造者,神是管理者,神是賜律法者,神是審判者,同時我們也看見神是救贖者。我們從舊約裡看見關於神的道理是越過越進步的,全部舊約把這五方面講得很清楚。在創世記裡,我們也看見人的創造是榮耀的,人的墮落是羞愧的,人需要救恩,人尋找神,人用行為想得救。創世記裡關於人的道理是這樣講,全部新約書就把這五個關於人的道理講得更仔細。這就叫作道理的進步。

  從亞當起,一直到撒母耳為止,我們看見『神治,』神直接管治祂自己的子民。從大衛、所羅門起,一直到被擄到巴比倫為止,我們看見『王治,』神藉著君王管治祂的子民。從巴比倫回來到主耶穌為止,我們看見『先知和祭司治。』從『神治』到『王治,』到『先知和祭司治,』從起頭到末了,是從外面的約束走向裡面的約束。外面失敗了,但是裡面有『義』來了。那個道理越過越進步。

  到了新約,四福音明顯的講到基督,那是更進步了。我們可以把四福音分作七大段來看:

  (一)主耶穌在那裡證明祂是彌賽亞。那是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地、撒瑪利亞,就是約翰一到四章的情形。

  (二)彌賽亞的證明一過之後,天國的問題就出來。像馬太四章,天國的宣告;五章到七章,天國的內容;十三章,天國的奧秘。第二段是進步到天國的問題。

  (三)關於證明神的兒子的身位,是從主變餅給五千人吃飽起頭的,這就是約翰福音所特別記載的。雖然別人也記載,但約翰所記的有它特別的用意。約翰特別記載主變餅給五千人吃飽的事,是證明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。從這裡下去,就是彼得在該撒利亞承認主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。再接下去,就是主在『變化山』上改變形像。這些都是為著證明主耶穌的身位。

  (四)從『變化山上』下來以後,祂就面向耶路撒冷去。這一位基督是受苦的、受死的。(太十六21,路九51。)

  (五)主耶穌進了耶路撒冷,就講到祂的再來。接下去是馬太二十四和二十五章主在橄欖山上的預言。

  (六)逾越節的晚上,主耶穌在一間樓上對門徒講道,是講聖靈降臨的問題,和葡萄樹的比喻等等。(約十四~十七。)

  (七)復活的基督給門徒傳福音的使命。

  我們在讀福音書的時候,把關於基督的這七段歷史,像七座山峰那樣擺好之後,就能對主耶穌所作的事有一個相當清楚的認識。

  到了使徒行傳,比較重要的有三件事:(一)主耶穌的復活,(二)主耶穌的掌權,(三)主耶穌的赦免。就是說,有一位復活的主,祂今天掌權,同時,今天又要傳赦罪的道給所有的人。可見使徒行傳比福音書更進步了。

  到了後來,保羅的書信來了。我們要注意保羅的書信在聖經裡的次序,和他寫書信的年代的次序。他最先寫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,第二是帖撒羅尼迦後書,第三是哥林多前書,第四是哥林多後書,第五是加拉太書,第六是羅馬書,第七是腓利門書,第八是歌羅西書,第九是以弗所書,第十是腓立比書,第十一是提摩太前書,第十二是提多書,第十三是提摩太后書。(希伯來書如果算是保羅寫的話,那就在提摩太前書之前。)保羅的這些書信,可以分作四類:

  (一)帖前、帖後是講主再來。

  (二)林前、林後、加拉太是更正一般信徒的錯誤。

  (三)羅馬、腓利門、歌羅西、以弗所、腓立比是講基督。

  (四)提前、提多、提後是講教會的行政、秩序等一般的問題,對於啟示並沒有增加,因為神給保羅的啟示到以弗所書已經達到最高峰了。

  由此可見,聖經中的道理是一直在那裡進步的,進步到保羅的時候,教會的問題完全解決了,信徒的錯誤也完全更正了,教會的豐富一直出來,基督的再來的問題也題出來了,這是進步。至於下面的希伯來書、雅各書、彼得前後書和猶大書,是另外一種性質,另有它們的特點,有人稱它們為『普通的書信。』希伯來書給我們看見新約,雅各書給我們看見行為,彼得前後書給我們看見受苦與希望,猶大書給我們看見真道的保守。這些書信是為著解決基督徒零碎的問題,在啟示上並沒有進步。到了最後,有約翰的書信和約翰的啟示錄。在這裡面,約翰又進了一步。保羅給我們真理,約翰給我們神學。約翰特別給我們看見基督教的那個實際的東西,就是神的生命。約翰的書信和他的啟示錄是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。

  聖經裡面的道理都在那裡進步。每一個道理都有它的最高峰。在這一卷書裡有啟示,在另一卷書裡又增加啟示…,到了又一卷,啟示就達到了最高峰。例如:『義,』要從馬太福音起,看義怎樣動身,(其餘三卷福音書不必多注意,)到了羅馬書、加拉太書,義的路已經走到最高峰。又如教會的問題,從馬太十六章動身起,一步一步走到以弗所書就解決了。再如生命的問題,是從約翰福音動身的,一直到約翰的書信,就到了最高峰,這個問題就解決了。

  這樣一卷一卷的去看,就能看見問題從那裡開始,在什麼地方有補充增加,在那一卷書把這個問題徹底的解決了。很希奇,在有一卷書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後,下面就不講了。總有一卷書解決一個問題或幾個問題;解決完了之後,對於這些問題或者是不題,或者是略過去,再沒有新的啟示了。到全部聖經都寫完的時候,神的啟示也都達到了最高峰。神的啟示一直增加到聖經的終了,就達到最完全的地步。

  所以,我們讀聖經的時候,要作兩件事:第一,要找出聖經裡的啟示在那裡,就是有一個道理是從什麼地方起頭的;第二,要找出在什麼地方有新的意義或者新的啟示。一步一步的找出來,記下來。在這一卷裡有這一個起頭,在那一卷裡有新的解釋,在另外一卷裡有新的啟示。不管是新的解釋也好,是新的啟示也好,都把它編一下。我們把所有的啟示、解釋,合在一起,分析清楚,來斷定一個真理,這就是神學。正規的神學,就是要看見聖經裡的真理。這個可以叫作教義的神學。我們這樣去讀,就能對聖經的真理有清楚的認識。

  關乎讀聖經的方法,我們講到這裡為止。

  最後,我們還要重複的說,人必須對。不然的話,即使把前面所說的二十八種讀經的計劃都作到了,仍然於我們無益,因為『字句是殺害的,而靈是給生命的。』(林後三6,照原文直譯。)我們並不是說,要等人預備到了完備的時候才去讀聖經,而是說,在讀聖經的中間,一定要注意人在神面前的情形。我們必須一方面在神的面前有對的情形,一方面在讀聖經的方法上也肯多花工夫,這樣才能有豐富的收穫,才能有豐富的供應。


Copyright © Living Stream Ministry, Anaheim, Californi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