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約翰與真理 書名:這人將來如何

 

第十章 約翰與真理

  當保羅快到他生命的終點時,他寫了一封信給他年輕的同工提摩太。可悲的是,我們會察覺到使徒最後存留的這個著作中有一個負擔,就是對付靈性低落和偏離的淒涼局面。然而,正是因靈性的偏離在使徒們離世以前就開始了,所以今天在同樣環境中的聖徒,才能在新約中找到給他們的引導。

  在許多人失去信仰和盼望,降低了他們基督徒標準的時期,人很容易感到混淆。我們禁不住會說,如果神兒女的信仰能這樣改變,那還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呢?主自己的確永不改變;然而我們雖然能仰望祂並讚美祂,卻因著看環境而受困擾。所以那靈藉著保羅給我們看見另一件不變的事。『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;上面有這印記說,主認識誰是祂的人;又說,凡稱呼主名的人,總要離開不義。』(提後二19。)

  人可能離開主;腓吉路和黑摩其尼,許米乃和腓理徒,甚至凡亞西亞的人都可能向主顯為不忠信;當他們一個個的離開時,我們就開始環顧四周,看看還有誰是可信靠的。但主認識誰是祂的人:那是在這堅固根基上所刻的第一個印記。我們可能會錯,神卻永遠不會錯。我們需要在祂面前承認我們可能估計錯誤,但祂知道萬人的心。因著神在憐憫裡使用某些人,我們就高估了他們;但神也用我們,而神知道,我們需要祂的憐憫!讓我們小心,不要以為自己認識人的本性;只有神認識人。人可能叫我們失望,但我們有誰從未叫主失望過呢?

  所以這印記還有另一方面,就是對一切『清心呼求主的人』(22,另譯;有一個命令。那些稱呼主名的人,要離開不義。神不搖動的根基告訴我們這個命令。當我們看見四周屬靈的情形崩潰時,我們要察驗自己。凡是屬主的都要成為聖別的人。接下來的經節詳盡的說明這一點。這裡說到大戶人家有金器銀器,木器瓦器,適合作各樣的工。人好比這些器皿,但這裡勸告我們,要使自己有資格作貴重的器皿。

  這『大戶人家』連同其中命定要作尊貴或作為卑賤的器皿,是指什麼呢?這些話背後所含示的品德又是什麼呢?在提摩太前書,神的教會就是神的家;(三15;)但我相信保羅在此不是指神的家,而是指基督教外面的表顯。『活神的教會』絕不會如此頹敗;絕不能墮落成為這滿了攙雜的『大戶人家。』但很不幸的,教會外面的見證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頹敗。

  現今如何區別這些器皿呢?我們立刻注意到這裡所標明的乃是材料的問題,而不是功用的問題。與我們前面所看關於神家的建造相符,這裡很清楚的指出,要緊的不是有多少用處,乃是材料的性質。金器、銀器的實際用途,較木頭傢俱或瓦瓶陶器為少,但神在這裡不是跟我們討論器皿的用途;祂乃是在審定器皿對祂持久的價值。在墮落的時期,神看重的是器皿內在的價值,祂不是只看器皿有什麼用處;幾兩的金,價值可能等於整個禮堂的木製椅子!就屬靈的一面說,兩個不同的人可能說出幾乎相同的話,但能力卻不在乎他們所說的,乃在乎他們所是的。巴蘭和以賽亞都說到國度,但我們知道個人有需要的時候該找誰。

  當價值流失的日子,我們所寶貴的是什麼─人的聰明和屬世的機智這些木和瓦,還是出於神聖源頭並十字架救贖的金和銀?在今天的基督教裡,許多事物變為廉價品,但要得著屬靈的價值,是沒有容易的捷徑的。傳道、禱告、見證,這一切似乎看來不難,但要有價值,就需要多年血汗的代價,以及神對付的管教。『貴重的器皿,』乃是等候那靈教導而不恥於承認自己是無知的人。因為有一天要來到,事物真實的性質要試驗出來。在離棄神和混亂的日子,講道沒有多大的價值,除非人在其中看見神。在這樣的時期,人藉著講者所說的,就能知道他是否真正被神得著。那些未曾深深摸著他自己的事,在那一天也沒有能力摸著別人。

  雖然『器皿』這個意念,使人聯想到要作成什麼東西,但提摩太后書暗示在一些情況下,對於器皿的定命如何,只要讓神負責,我們最重要的乃是關切器皿的品質。『人若自潔,脫離卑賤的事,就必作貴重的器皿。』(二21。)

  祂的僕人約翰

  這至終帶我們來到主所愛的門徒那裡。在時間上,他的著作大致是在保羅的著作之後,因此,他對新約啟示最突出的貢獻,就如我們所說過的,乃是強調恢復這件事。當教會內在的生命被外面的事物所侵佔時,約翰出現了,題醒人要注意真實神聖的品質。我們以前題過,聖經記載起初耶穌遇見約翰的情形,說出了這點:當時他和兄弟雅各『在船上補網』-修補昨晚勞苦工作所引起的破損。

  當然,約翰像彼得一樣是個『漁夫,』而在他的範圍裡,他也像保羅一樣是個『建造者。』我們看見他在使徒行傳開頭的時候,就充分參與初期的傳道和交通;他也像保羅一樣,能有權柄寫信『給教會。』(約參9。)但縱觀整本新約,約翰著作最突出的特徵,必然是他這特別的職事,就是把事物帶回到起初,或神原初所要的光景中。

  我們都知道,約翰的福音書是四福音的末了一卷。他的書信也是書信中的末了一封,而他的啟示錄也是在整本聖經的末了。他所有的著作,就某種意義來說是『末了』的。在約翰福音中,到處都可以看出這個事實。約翰很少講到主的工作,如馬可所陳明的;也不太論到主的命令,如馬太在山上寶訓那一段所說到的。他沒有題到,有人拿你的裡衣你該怎樣作,或鄰居逼迫你,你要陪他走一里二里等。那不是他首要的負擔。他的負擔是關係到永遠的生命,以及你與這生命正確的關係。他的話含示,如果你回到生命那裡,其他一切都會隨之而來。在這一點上,他與路加也很不同。他不注重外面、短暫的事物-如日子、家譜,雖然這會追溯到亞當。他的整個負擔乃是,我們必須進到這不同事物背後的『生命』這裡。現今這裡一切都破敗了,所以要回到那『從天降下』的生命;當你回到那裡,彼得與他所代表的一切都會蒙保守,保羅的也是一樣。在某種意義上,約翰沒有提供新的事物,他沒有帶我們往前,因為神已經摸著了最高點。神所托付給約翰的啟示,目的乃是使人新鮮的接觸復活生命的主自己,借此把人再次帶回到原初的計劃裡。

  你把約翰福音讀過,就必定有深刻的印象,知道第一章就是明白以下各章的鑰匙。在一章你看見從基督流出的兩道水流,恩典和真理。『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,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』(17。)在這整卷書裡,你可以發現這個雙重的強調,一面著重真理,一面著重恩典。真理總是有所要求,而恩典總是在那裡滿足要求。在八章所記載婦人行淫被拿的事例中,真理照耀出來。耶穌並沒有對她說,『沒有問題,你沒有犯罪。』祂沒有告訴猶太人,說她所作的並不嚴重,因此祂不太關切這事。不,主乃是說,『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,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。』(八7。)真理在此:『她犯了罪,按著律法該用石頭打死;』但恩典也同時在那裡,當眾人都離去了,祂轉身對她說,『我也不定你的罪。』在整卷約翰福音中,你都可以看見恩典總是這樣與真理相配。

  然而到了約翰的書信,你看見更進一步的事。你不會聽到這麼多恩典和真理,因為這些書信是較後期寫的,那時需要更基本的恢復。所以,你會發現約翰把你指向更起初的事。『神就是光。』(約壹一5。)『神就是愛。』(約壹四8。)在約翰福音,基督從父而來,在人中間顯為恩典與真理;在書信中,基督與父同在,向人啟示為光與愛。在福音書中的真理,到書信中成了光;在福音書中的恩典,到書信中成了愛。為什麼這樣呢?因為那在神裡面的光傳輸到人那裡,就成了真理;那在神裡面的愛帶到人那裡,就成了恩典。愛回到神那裡去,但恩典卻仍留在這裡。在神裡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光和愛,但臨到人卻成了真理與恩典。恩典常被人誤用,真理也常被人處理不當;人把恩典和真理錯誤的應用在自己身上。但神是光,神也是愛,那是人攀不上也摸不著的;那是無法被錯用的。所以約翰的方法是把我們帶回到寶座那裡,不是給我們一些新奇的事物,乃是再次把起初帶到我們面前。藉著再次回到源頭,我們就要恢復並保守所失去的。

  當我們來到整本聖經最末了(就某些方面說也是最重要)的一卷書啟示錄,我們就看見使徒把這個原則完全應用出來;我們會看到他在這裡所強調的,特別是說到主耶穌是那位『真實』的。(三7。)我想每一個讀啟示錄的人,都看見這卷書代表了最高的恢復。它所記載的完全與創世記相對。在起初進來的失敗和破壞,如今都解決了;所失去的一切都得著恢復;那裡所發出的每一個問題,在這裡都得著解答。

  在創世記我看見一條蛇,這條蛇的結局如何?我看見一個咒詛,這咒詛的結局如何?我看見死和罪,其結局是怎樣呢?我看見人被隔絕於生命樹之外,這事的結果是什麼?我看見這些事的開始,但結局是如何呢?我自己的結局又如何呢?神在恩典裡在我身上有一個起頭,但若救恩只到現今這種情形就結束,那又怎麼樣呢?啟示錄的目的乃是要回答這些問題,向我們介紹耶穌是永遠活著的一位,祂是初也是終。

  啟示錄乃是耶穌基督的啟示,它揭開幔子,啟示了祂的身位。其目的主要不是使我們明白將來的事-敵基督、羅馬帝國將來的復興、提接聖徒、千年國、或撒但最終的定命。約翰對我們毛病的解決方法,不是論到許多印、許多號,也不是回答被提是『部分』還是『全體』的問題。事實上這卷書不是為了滿足我們思想上的考究,乃是藉著完滿的啟示基督自己,使我們認識祂,來滿足我們屬靈的需要。

  實在的,啟示錄是回答我們關於自己的問題,但回答的方式卻是遠超我們所想像的。因為約翰在末了向我們陳明的,事實上遠超我們在起初所失去的。神開始時有一個園子,末了卻得著一座城。在創世記,祂訪問了祂所造的人;在啟示錄,祂的居所,甚至祂的寶座,就在人的中間。保羅所說的教會,成了約翰所說的聖城。這就是神一貫的定意。因為神起初定意作的,祂必要作成;啟示錄就是向我們保證,按神的想法,祂已經作成了。所以在本質上,約翰向我們所陳明的就如以前一樣,沒有什麼是新的;他只是給我們看見神要成就祂所定意的。

  我再說,約翰所作的這一切,都是藉著把我們帶回到神聖的起初裡。這世界的定命是什麼?教會爭戰的結果如何?我的結局如何?約翰確定的給我們看見,每一件事都在主耶穌基督裡找到答案和應驗。基督是我的開始麼?那麼,祂也是我的結局。祂是我的阿拉法麼?那麼,祂也是我的俄梅嘎。基督是我一切問題的答案。我若先清楚認識祂,我就會得知一切所需要知道的未來之事,我就會認識一切事發生的理由,看見這一切發生都是對的。這乃是神聖必然的順序。人若沒有看見第一個關於主自己的異象,就沒有資格來研讀約翰接下來所記的異象。第一個異象告訴我們祂是誰-就是那復活、得勝的萬王之王,下面所記的事,乃是祂這樣的所是帶來的結果。

  約翰本身也是這樣經歷的。甚至這位曾經靠在耶穌胸前,主所愛的門徒,也得因這位永活主的啟示而俯伏在灰塵裡。惟有這樣,他才能得著『要來的事』的啟示。頭一個看見是一切看見的基礎。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一個國度,所以這裡是君王和其子民,(不是預言的專家,)對一切不符合這國的事宣戰。要來之事的啟示,不是提供材料給人閒聊推究,其目的乃是將仇敵推翻,以帶進基督宇宙的掌權。

  所以在啟示錄,神所給我們看見祂兒子的一面,是福音書中沒有陳明的。在福音書中,我們看見祂是救主,但在啟示錄,祂乃是君王;在約翰福音,祂是阿拉法,在啟示錄,祂是俄梅嘎。前者顯示祂的愛,後者顯示祂的威嚴。在耶路撒冷的樓上,耶穌束著腰為著服事;在拔摩,約翰看見祂胸間束帶為著爭戰。在福音書裡,祂柔和的眼光融化了彼得的心;在啟示錄,祂的眼目如同火焰。在福音書裡,祂用溫和的聲音按名招呼祂自己的羊,祂的口中說出恩言;在啟示錄,祂的聲音卻像眾水的聲音那麼可畏,從祂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,擊殺祂的仇敵。

  我們認識耶穌是神的羔羊和世人的救主,這是不夠的;我們也必須認識祂是神的基督,神的君王,神的審判者。我們看見祂是救主,就會倚靠在祂胸前說,『何等可愛!』我們看見祂是掌權者,就會俯伏在祂腳前說,『何等可畏!』前者是發出感謝,後者卻是敬拜。所以如今看見祂是君王,幾乎可以說是看見了『另一位』基督,經歷了『另一次』救恩。現在我們看見祂是誠信真實的見證人,那神聖的擔保人,祂要見證並擔保,神的旨意雖然也許受到阻礙,最後終會成就。

  祂是那真實的

  我們研讀啟示錄時需要小心,避免將我們所讀的過分靈然解。約翰所說的新天新地是真的,不是想像的;他所說的新耶路撒冷也是真的,就如復活的主是真的那樣真實。把神聖的事物靈意化為無有,乃是沒有實際的人極壞的權宜之法。我恐怕許多親愛的朋友,只是將屬靈和預言上的真理收集起來,為自己建造一個虛幻的世界。這樣作乃是逃避實際,就如我們先前所看過的,有些人今天極願意活在以弗所屬靈的空氣中,卻想要避開不去面對哥林多前書中實際的責問。但請記得,這就是瞞騙老底嘉的幻象,使他們竟然相信謊言。

  屬靈成熟的標記,總是神聖的事物對我們成了實際,因為基督對我們是實際的。我們看見祂是真實的生命,真實的聖潔-事實上祂就是『真理;』我這裡用『真理』這辭,與我上面所說『預言的真理』意義不同。許多人把真理和道理混為一談,但二者是不同的。道理是地上所說到關於永遠真理的事。我們中文裡『真理』的意思是真實的道理,但希臘文這辭的意思事實上只有真,沒有理;只有『實際,』而沒有『道理』的意思。耶穌曾說,『你們必曉得真理,』(約八32,)祂自己就是一切真實事物的具體化,(啟三7,參約壹五20,)這是我們對祂該有的認識。

  真理是在耶穌裡,(弗四21,)並且如同恩典那樣,是『由耶穌基督來的。』(約一17。)我們歡迎祂的恩典,但我們認識祂的真理麼?祂在十字架上捨了自己,在這歷史上的行動裡,恩典臨到了我們;同樣,真理當然也與祂的身位和工作緊密相聯,而不僅僅是在祂的傳講裡發表出來的。因此,如果恩典現今延伸到我們這裡,真理就必然延伸並包圍我們,因我們藉著相信祂所完成的工作,現今已與祂聯結。

  然而,雖然許多人認識祂是道路和生命,今天卻很少人真的認識祂是真理。這是嚴重的缺失,因為我們說過,真理就是實際。在祂以前,並在祂以外,就沒有實際。我們若願意,就能夠進入真理,因為祂完成的工作,對我們仍是今天世上最真實的事。因著祂所作成的,我們在神面前的所是,就是我們的實際。

  這對我們實際的經歷有重大的意義。在理論上我常有這樣的困難:我若將我在神面前的所是,和我在地上的所是比較,常常會發現許多不相稱之處。基督的工作使我達到什麼地步是一件事,但我在地上的經歷,似乎常與真理相牴觸。我如何解決這個差異呢?我如何生活,使我在這裡的行為,與我在那裡所認識的真理一致呢?

  我必須看見,神藉著基督的工作,使我在基督裡所成為的,乃是真實的事。這是一切真實基督徒經歷惟一的根基。我在基督裡所成為的,乃是永遠的真理。我惟一的錯,就是留在自己的感覺和經歷裡,留在自己的掙扎、努力和失敗裡,留在自己的疑惑和盼望裡,而不將我的信心定准在祂『那真實的一位』身上。

  一切都以祂為中心。在聖經的中心,我們看見十字架上的基督。祂的死把我們都包括在裡面,當祂復活時,我們也與祂一同復活,成了祂身體的肢體。約翰向我們啟示祂今天所是的,讚美神,祂的升天和榮耀乃是我們的!但我們從那裡得到這些事的確證?不是從我們的感覺,乃是從祂身位和工作的實際。基督所作成的,乃是我們信心的安息之所。『使我們得以自由』的,不是我們的感覺,也不是我們的知識,乃是真理。約翰八章三十二節給我們看見,我們乃是被奴役的,直到我們看見這些事;因著基督的工作是真實的,又因著我們在祂裡面所成為的乃是真理,所以只要發現這實際,就讓真理有路使我們不再受轄制,這就是真理的特性。

  這是約翰關於耶穌新的啟示對我們的重大價值。僅僅從人的水平來看-比方說,從拔摩海島上一個羅馬囚犯的觀點來看-沒有別的事比基督的得勝更不真實了。那時如何,今天也是如何。看看政府、社會、外面的基督教,我們就看到轄制、壓迫、挫折,卻看不到自由。所以我們禱告求得勝,這樣作乃是使加略山的得勝好像是謊言似的。真理,榮耀的實際乃是:基督已經得勝了,不是祂將要得勝。神今天所作的,乃是在基督裡所已經作成的。我們最需要的乃是看見這個事實。

  『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。』(詩四三3。)亮光和真實是聯在一起的。真實是在基督裡完成的,但我們的心需要有神的光照耀其上。一切屬靈的經歷,來自神聖的光照在永遠的真理上。我們的傳揚若沒有光,真理就成為道理;若有神聖的光,就會成為啟示。所以真理臨到我們,有時是啟示,有時只是道理。但真理,那永遠的實際,首先乃是基督自己,然後就是神藉著祂的恩典,使我們在祂裡面所成為的。

  基督與時間

  屬靈的實際有一個顯著的特徵,就是沒有時間的標記。你摸著實際的那一剎那,時間的因素就消失了。就以預言來作比方。從人的觀點來看有預言這樣的事,但從神聖的觀點來看,這樣的事並不存在。我們的確讀到『你是我的兒子,我今日生你』這樣的話,但在神看,『今日』乃是經常的。我們的主說祂是首先,也是末後;祂是阿拉法,也是俄梅嘎。請記得,祂包括二者,且同時是二者。祂不是一時是首先,另一時是末後;祂乃是同時是首先和末後。祂不是有一陣子是阿拉法,然後成了俄梅嘎;祂從永遠到永遠,都是阿拉法與俄梅嘎。祂常常都是首先和末後,祂常常都是阿拉法和俄梅嘎。當然,在人看來,要等祂顯為俄梅嘎時祂才是俄梅嘎,但在神的眼中,祂如今就是俄梅嘎。在人,過去與將來是分開的;在神,二者是同時的。在我,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是不同的,而明天的我更不一樣;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,都是一樣的。祂是那永遠的『我是。』

  對神有這種認識是非常寶貴的。我們的主曾對尼哥底母說,『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,沒有人升過天。』(約三13。)你看見這兩種地位在基督身上是同時發生的。在祂沒有時間與地方的改變。祂同時在這裡也在那裡。所以聖經論到神說,祂是,『眾光之父…在祂並沒有改變,也沒有轉動的影兒。』(雅一17。)祂在自己裡面是這樣,祂在祂的基督裡是這樣,讚美祂的名,祂在祂的教會中也是這樣!

  你見過一個教會,有保羅在以弗所一章十八節所描述的光景麼?『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,有何等豐盛的榮耀。』或如林前六章十一節所寫的情形:『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並藉著我們神的靈,已經洗淨、成聖、稱義了。』你會說,哦,這是描寫教會的地位。不,這是描寫教會的實際。保羅寫羅馬書,比一些翻譯聖經的人更大膽。他用『蒙召的聖徒』一辭,(羅一7,原文,)但譯聖經的人覺得這樣直譯未免太冒險了,為著符合他們對屬靈事物的觀念,他們譯為『蒙召作聖徒。』如果我們只是蒙召去『作』聖徒,那我們要『作』多久,才能真的是聖徒?讚美神,我們『是』聖徒!

  『我們原是祂的工作,』(弗二10,)這句話更好譯為:『我們原是祂的傑作。』教會是神最好的產品,是無法再改良的。我們看到周圍到處都是敗落,就會懷疑說,『教會將變成怎樣呢?』我告訴你,教會不是要『變成』怎樣,教會是已經達到了。我們不是往前發現她的目標,我們乃是回頭看。神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裡達到了祂的目的,我們乃是在已經完成的根基上與祂一同往前。我們在這永遠事實的光中行動,就能見證這事實逐漸在顯明。

  基督徒的長進,不是在於達到某個抽像的標準,或竭力去達到一個遙遠的目標;乃是完全在於有沒有看見神的標準。你屬靈上的長進,乃是藉著發現你實際的所是,而不是努力去作你希望的所是。無論你怎樣迫切奮鬥,你永遠達不到那個目標。當你看見你已經死了,你就死了;當你看見你已經復活,你就復活了;當你看見你已經成聖,你就成聖了。看見已成就的事實,就定規實現那事實的道路。達到目的乃是藉著看見,不是藉著渴望或作工。屬靈長進的惟一可能性,乃在於我們發現真理,如同神所看見的;就是發現關於基督的真理,以及關於我們在基督裡的真理,關於基督的身體─教會的真理。

  在羅馬八章三十節,保羅告訴我們,神預先所定下的人,又召他們來;所召來的人,又稱他們為義;所稱為義的人,又叫他們得榮耀。因此,按照神的話,所有蒙召的人都已經得了榮耀。目標已經達到了。教會已經進入榮耀了!

  但你喊說,『哦,這是太難了!』『教會當然必定需要洗淨!請翻到以弗所五章,你怎樣解釋這裡所說,教會要藉著話中之水的洗淨而得著潔淨呢?』非常好,但請你先看看上下文。這裡是說到丈夫與妻子該如何行事:丈夫需要愛,妻子需要順服。問題不是如何作丈夫,如何作妻子,乃是你這作丈夫或妻子的,該如何生活。不是說你必須愛,才能作丈夫,或你必須順服,才能作妻子;乃是說,你既是丈夫就該愛,你既是妻子就該順服。整個問題的點,不在於如何作來達到,乃在於因著是什麼而作什麼。

  同樣的原則豈不是也可應用在教會身上麼?蒙召的人不是得洗淨才能成為教會;他們得洗淨,因為他們是教會。這就是為何我先前曾說過,保羅在此超越了罪的問題。洗淨的目的,可能是除去世上的玷污和灰塵,而保持新鮮,就如主在約翰十三章十節的話所含示的。我想,這就是這裡所指的。教會已經洗淨了,(林前六11,)所以現在的洗乃是要保持新鮮。丈夫行事如同丈夫,因為他是丈夫;妻子行事如同妻子,因為她是妻子;教會被洗淨,因為她已經被洗淨了。教會已經達到標準,所以這裡是幫助她照著那標準來活;那不是教會的,無論洗多少遍,也絕不能成為教會。

  我們在前面一章曾說過,羅馬書敘述了整個救贖的故事,至終達到『叫他們得榮耀』(八30)的地步,而以弗所書卻有意的超越了時間,進入已過的永遠和將來,以永遠的豐滿為起點。因為終極的實際一直在神面前,神就在那實際的光中說到祂的教會。聖經中關於時間的因素,對人的思想是最大的問題,然而我們的心一旦蒙光照,認識祂在聖徒中基業的榮耀,這問題就從水平上消失。神看教會是完全純淨的,完全完美的。認識今天在天上終極的榮耀,就能確保我們在地上活在那榮耀的權能裡。

  天上的國民

  許多基督徒只看見基督教外表的形式,這是可悲的,但卻是真確的事實。他們從未看見裡面的實際,所以就對其本質沒有認識。今天,許多虛有其表的事物附在基督教上,難怪人很難分辨什麼才是真正出於神的。然而,基督的信仰不是僅僅外面的事物組織起來,它乃是『真理。』

  約翰福音在此對我們很有幫助,它向我們陳明聖靈乃是真理的靈,確證祂會帶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。這一點我們到末了一章還要更詳細說到。但我們從這句話必定可以推論說,離開了聖靈的引導和光照,任何臨到我們的都不是真理。我們藉著思想和研讀、眼見和聽聞所能達到的,都在永遠真實的範圍之外,在屬靈上都不是真實的。

  人的心思對神聖的事,採取了一些彼此相距甚遠的極端的觀點。例如,羅馬教尋求用禮儀或物質的說法,來解釋神聖的事。人注視物質的浸水,堅稱它有重生的能力。同樣的,他們說主的晚餐裡那些物質的元素,也神奇的變成基督的身肉和血,這就是所謂變質說的教義。根據這種觀念,羅馬教又堅稱她所領會教會外在的形態,就是獨一真正的教會。在另一極端,理智的人因著這個觀點所產生的結果與事實不符,而感到困惑,就尋求除去這種說法,另外發展出一種所謂改革派的觀點。他們把受浸外面的儀式和裡面的實際加以區別;又看主晚餐裡的餅和杯僅僅是代表和預表的象徵。他們解決教會這難題的方法,乃是說有真實與虛假的教會,有屬天與屬地的教會,有所謂『教會中的教會。』

  請問,這兩個極端的看法,能對聖經的明言提供合理的解釋麼?聖經沒有說真實與虛假的教會,也沒有說到代表或象徵,只是確切的陳明事實。保羅說,『所以我們藉著浸禮歸入死,和祂一同埋葬。』(羅六4,西二12。)對他來說,沒有一個受浸不包括與基督同死、同復活。保羅沒有一種想法,認為基督徒能在一個時候經歷受浸,而在另一個時候才經歷與基督同死同復活。同樣的,我們的主論到杯說,『這是我的血,』這話一面超越了象徵的意義,另一面祂題到祂的血,幾乎與祂說『這葡萄汁』是在同時,這就清除了變質說的觀點。這是祂的血,但同時仍是葡萄汁的杯。這不是『代表』與『實際,』表徵與本體的問題,這乃是惟一的神聖實際。

  我們的眼睛需要膏油的塗抹,才得以看見。我們惟有藉著實際的靈,才能進入受浸和主晚餐的實際。當我們進入實際,就不再有關於這些事的『道理,』只有實際了。我們所說的話,可能在極端的改革派看來,就像羅馬教所說的那麼驚人,但我們將看見羅馬教所從未看見的。因為對於那些看見了『那終極者』的人來說,道理和表徵都被這關於祂的異象代替了。那才是真理(實際)。

  我們剛才所說關於受浸和擘餅的實際,同樣可以應用在教會的實際上。今天一題到『教會』這辭,許多福音派的基督徒就有很多顧慮。每當論到這個題目,他們都很有防備的先說明自己的立場,免得在聽眾心裡造成混淆。他們非常小心區別真教會與假教會。但在主的話裡,在神的心中,沒有這樣的區別。主說到教會的時候,在聖經中沒有寫下註腳。祂沒有設法區別內在與外在、真實與不真,以保衛屬靈的實際。祂甚至沒有在地方與宇宙教會中間劃分清楚的界線。在神的話裡,只有『教會。』

  儘管如此,教會這題目仍舊廣泛被視為引起爭議的問題,人為著福音的合一,就竭力避而不談。在英國一次大會中,我問一個工人:『為什麼在這次大會中沒有題到教會呢?』他回答說,『哦,因為這次大會是為著更深靈命的追求。』所以,如果他的觀點代表了其他人,那麼許多人都以為教會與基督徒的靈命是毫不相干的;事實上,教會與神兒女靈命的關係,是最密切不過的了。

  『哦,我要像你!』這首詩歌個人可以唱,但教會不能唱,因為教會是基督屬天的身體。發現這點會使基督徒生活有革命性的改變。雖然大多數基督徒承認,掙扎努力去追求屬天的境界是錯的,但他們仍然掙扎努力。他們受教導說,屬天的境界乃是要努力去達到的,所以對他們來說,基督教就是努力去作自己無法作的,使自己變為自己所不是的。他們掙扎著不愛世界,因為他們的心其實是真愛世界;他們努力要謙卑,因為他們心裡是如此自大自信。這就是所謂基督教的經歷,但我再說,這不是教會的經歷。因為我們可以努力開出一條路從大西洋過到太平洋,卻絕不能開出從地通到天的路。天不是教會在將來某個日子要到達的地方。教會就在天上,從來沒有在別的地方過。

  天乃是教會的源頭和住處,不是教會的目的地。既然教會的地位從未在天以外,所以她絕不會有努力達到天的問題。這種說法似乎太過分了,但這乃是事實。這就像神的話所說到的其他事物一樣,乃是要藉著聖靈向我們的心啟示,我們才能看見;等到我們看見了,我們才認識我們屬天的呼召。那呼召不是把我們呼召到天上,乃是使我們得知自己是屬天的,並且是在天上的。所以教會不是一班努力往天上去的基督徒,乃是一班如今實際上就是天上國民的人。請記得:『除了…在天的人子,沒有人升過天。』(約三13。)教會不需要為著使自己像基督禱告,她只需要看見她與主聯合在天上的地位。

  我們需要校正我們對教會的想法。教會不是一個計劃中的組織,也不是僅僅有一班人就能成功一個教會。她不是一個要人去明白的觀念,也不是一個要人去達到的理想。就像許多我們在基督裡所得著的其他事物一樣,教會乃是一個實際,需要聖靈藉著話幫助我們才能看見。當我們認識教會真實屬天的性質時,我們才看見自己那更新、屬天的性情,我們就知道,我們作基督徒的起點不是地,乃是天。教會是完全的,不需要任何的改進。神學家說,『哦,那是教會的地位而已,她的光景卻不是這樣。』但在神眼中,教會在永遠裡是沒有任何不完全的。為什麼因著舊造裡無窮的問題而受攪擾呢?當我們藉著神的恩典,看見永遠的實際時,這些問題就自然消失。教會是神在地上施行祂權柄的領域,今天在這受污染的宇宙當中,祂有一處無污點的潔淨的領域作祂的居所。

  金燈台

  我們對教會是何等焦慮!我們何等不願意信靠她!我們說,如果教會犯了錯怎麼辨?如果她下了錯誤的斷案怎麼辨?但主在這裡不提供任何失敗的可能。在祂的思想裡,似乎沒有偶然的失敗。我們想在哥林多的教會是遠遠低於水準的,但保羅卻寫信給這教會說,『你們…已經洗淨,成聖稱義了。』(林前六11。)甚至到末了,當他在羅馬的時候,他也沒有說底馬、銅匠亞力山大、以及一班假弟兄是組成假教會,應該仔細的與真教會區別出來。在書信裡,每逢他說到教會,,他都說教會是完全完美的,他沒有為了避免誤解,而加上任何修飾的語句。

  約翰也是如此。啟示錄二、三章給我們看見,人子在燈台中間行走,確定的要求每一個燈台各自向祂負責。我們的眼睛隨著主的眼目,很容易找出眾教會中許多的失敗,但約翰在何處將正確與不對的教會區別出來呢?儘管他們有許多失敗,他仍照主自己的眼光,說他們是『七個金燈台,』七個精金的燈台。

  對於那些已經看見神聖實際的人,只有那一個實際。我們說,從神的眼光看,教會應該是這樣或那樣。不!教會就是這樣或那樣。教會就是神所看為的那樣,因為基督就是那樣。我們看見在基督裡永遠的實際,就不會再區別教會可能達到的情形,與教會實際的情形。主一旦開啟我們的眼睛,我們就不再輕視微小的事。當我們遇到只有一小撮信徒聚在某處時,我們不再說,『這對神有什麼用處?他們人數這麼少!』我們不會抱怨說,『只有另一位弟兄與我在這個異教的城市裡!』我們看使徒行傳,就不再因人數少而感到憂愁,因為十三章裡只有數位信徒,就作出如此影響深遠的決定。(後來真的證實是如此。)我們不再想:那裡不夠有教會的代表;這樣重大的行動,應該等待教會的帶頭人開全體會議才能決定。

  不!只要這些信徒看見屬天的實際,我們就不在意他們是否循著正確的規距行事。當我們像他們那樣看見教會的實際時,我們無論在那裡,只要遇到運作中的教會,我們就會看得出來,那怕那只是一小群信徒,甚至人說他們沒有地位作『教會正式指派的代表。』。如果他們自己真的在凡事上順服元首,如果他們所強調的不是他們自己或教會,乃是基督,這樣神的靈就必定會為他們作見證。

 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。當大馬色的亞拿尼亞去見掃羅時,他是單獨一個人去,單獨一個人按手在掃羅身上。你會喊說,『這不合規矩!違反了身體的原則!這必定是單獨的行動!』事實卻不盡然!不錯,亞拿尼亞只是一個門徒,但他卻是受元頭的指引而行動,這是身體的肢體所該作的。在那時刻,主的眼目不單在亞拿尼亞一個人身上,也在另一個人身上。亞拿尼亞對這位新弟兄的行動,清楚顯出他對基督的順服;在這種情形下,當他行動的時候,全身體都行動了。

  如果你已經被帶進教會永遠的實際裡,有一天你將被呼召為全教會說話並行動。難道你會拒絕麼?身體上任何一個肢體若真實順服於基督的靈,他的行動就是全體的行動。在那時刻,這一位的生命超越了一切外面的限制,因為人看見神正藉著那肢體行動。

  這一切所包含的意義非常重大。我們不該從物質一面或理智一面,就是從羅馬教或改革派的眼光來看事情,我們只要從神的觀點來看。神所看見的是『七個金燈台。』祂只認識『教會,』當我們讓實際的靈帶我們進入教會屬靈的實際時,我們就單單看見神所看見的那個教會。

  我在各地對基督徒講說這些事時,我發現他們,包括帶頭的人,都有相同的問題。他們驚訝說,『你的意思是要告訴我,有可能在地上這裡實現神所要的麼?你是理想主義者,你是在跟隨一個幻像。不過即使你是對的,可能在你有生之年,這些事多多少少會實現出來,但下一代怎麼樣?你現在所經歷的到時就會走樣。這些事的性質會改變,幾年之後所存留的,只不過是你所看見之異象的變樣而已。』

  不錯,我想如果你只從保羅在新約裡的職事這個角度來看,這樣的態度可能看起來很對;但感謝神,還有約翰的職事。神借這些人所作的事是永遠的,不是僅僅持續十年或二十年而已。對於神屬靈的殿,沒有『第一代』或『第二代,』乃是『歷世歷代。』神所盼望得著的,祂永不放棄,最重要的理由是祂自己永不改變。那麼,我們怎敢接受另一個標準呢?一個買不起珍珠的人,就買一串塑膠珠,以之為仿造的珍珠。但那買得起珍珠的人,甚至不會把塑膠珠視為仿造珠,對她來說沒有真珍珠和假珍珠,只有珍珠。在她看,塑膠珠與珍珠沒有任何關係;她所看為珍珠的,都是真珍珠。

  『我轉過身來,…就看見七個金燈台。』(啟一12。)『我被聖靈感動,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,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指示我。城中有神的榮耀;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。…』(二一10~11。)我們的眼睛若定准在那裡,我們就能為著約翰的職事讚美神!


Copyright © Living Stream Ministry, Anaheim, Californi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