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書名:馬太福音查經記錄

 

第七章

  一至五節:『被論斷』是『論斷人』的反面,並非說被人論斷,乃是說被論斷,我們知道是被神論斷。(林前四3。)『論斷』原文意是『審判,』並非平常一種分別的論斷,並非平常正當的看法。(一)該有一種正常的眼光-對於別人。主明說,法利賽人是假冒為善的人,(太二三13,)但祂又說,我來並不審判世界。(約三17。)保羅說,哥林多信徒不屬靈,乃屬肉體;(林前三1;)到了第四章,他說凡事不要論斷。(二)與別人有關係的,也當告訴他。論斷不只是心裡的態度,有時口也說出。每次一個人來向你問到第三者時,第一,你要知道問的人與他有無關係?為耳朵發癢要聽的話,就不必;如是關切靈性的,就可以告訴他。主叫門徒接受法利賽人的教訓,卻不要傚法他們的行為。(太二三2~3。)保羅在末後一卷書說到亞力山大、(提後四14、)底馬、(10、)腓吉路、黑摩其尼(一15)如何,都說出是要幫助接受他書信的人,好防備他們。

  壹,這裡的論斷包括以下二意:(一)審判官的審判,(二)吹毛求疵的。

  (一)審判官的審判-『審判』在舊約是最早題的,(見出十八13~27,)可見是一種作官的審判。『不要論斷人』即不要作審判官;所以在政治中,基督徒不能作政務官,因一作政務官,就不能『憐憫人,』也不能『溫柔。』這樣就失去二種福。沒有一個基督徒,可以有一次代表律法來審判人。結局是『免得你們被審判,』並非說不作政務官的人,將來就不在基督的審判台前。這裡的被審判,乃是被定罪。

  (二)吹毛求疵的-許多的行為是一種邊際的行為,如發怒是可以的,但發怒和犯罪是很近的;不當心,就到了邊際了,一大意,就踏到罪的境界去了。主和保羅的模範是:對於別人有益時,可以直說,以外就不可。特別是:一,有不好的存心,如嫉妒人;二,有的因自己的罪;三,有的人因不知道自己;越認得自己的人,就對人越寬大。

  貳,這段也說出不可論斷人的原因。聖經中有兩個原則:一是公義,一是憐憫。如果你揀選以公義待人,你的名譽、地位、財產都不會受虧。你能以公義保護你自己,但是結局就是『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』雅各書二章十三章:『因為那不憐憫人的,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。』如果你揀選憐憫的原則,也就是馬太五章憐憫的原則,這是滿溢的憐憫,神將來也是用憐憫的量器量給你。雅各書二章十三節又說,『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』

  參,上文說不可論斷,主以憐憫來勸人;這裡是說論斷的不合式。上文是講到將來的結局,這裡是講到今天的情形。此處不是有沒有,乃是有。如果說人眼中有刺的,必定自己眼中有梁木;既然斷定人眼中有刺的人,就他自己的眼中必定有梁木。刺本來很小,他都能看見,梁木就更該看見。

  一節:『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』你能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,可見你頂內行,有犯罪的經驗,所以才會如此。

  二節:『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,也必怎樣被論斷。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』必是你自己對神有一不正當的態度,頂多時候是因自己眼中有梁木,才看見弟兄眼中有刺。因自己的罪越多,就越會吹毛求疵。這裡題到『弟兄,』可見山上的教訓是對基督徒說的。

  四節:『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對你弟兄說,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。』上一節是對於別人罪惡的觀察,這裡是對於別人罪惡的儆勸。

  五節:『你這假冒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後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』主說除去別人的刺,固是不錯,但是應當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後去掉弟兄眼中的刺。

  六節:是另一小段,這裡的豬和狗,特別是彼後二章二十二節所說的這些人。這一班人好像是近在教會門口的人,曾受過一些屬靈教育的人。他們是沒有得救的人,彼後二章二十二節的洗淨,不過是一種高超的理想,並非如我們所得的罪得赦免的洗淨。

  聖經舊約說豬頂多,新約說狗頂多,豬狗都是污穢的。豬是分蹄不倒嚼的,狗無蹄也不倒嚼,所以都不清潔。豬比狗表面還稍強點。基督徒屬靈的表號是羊。豬好比外面還裝得好一點的,一知半解的,所謂的『教友;』狗是裡外都沒有的。腓立比書說,要防備犬類,(三2,)啟示錄說,地獄裡有犬類。(二二15。)

  『聖物』是屬於神的,人怎能有聖物呢?它是指一切屬靈、出於神的,也許是啟示、是真理等。『珍珠』是你們的珍珠,這是你個人在神面前得著的。聖物是普通出乎神的真理,珍珠是你個人所特別得著、經歷的。此節的末二句『他,』原文是『他們,』『珍珠』原文沒有,所以末二句是指上面的『狗』和『豬』說的,不然就是單指著豬說的了。

  七至十二節:此段進入一新的局面,雖然山上的教訓都是命令,但是也有神的應許;雖然都是神的律法,但是也有神的恩典;雖然都是說你應當怎樣行,但是也說神給你有能力去行。

  七至八節:『你們祈求,就給你們;尋找,就尋見;叩門,就給你們開門。因為凡祈求的,就得著;尋找的,就尋見;叩門的,就給他開門。』

  對於那些行為而祈求,就給你;對於上文的國和義而尋找,就被看見;對於窄路而叩門,就要叩開了。祈求是普通的,尋找是特別一點,叩門是頂近的,一步緊過一步。七節是應許,八節是原則;七節是給個人的,八節之上有『因』字,可見是在七節之前的。

  七節的應許有兩方面的實用:(一)欲實行馬太五至七章的,這能力必須從禱告得著。(二)一切信心的祈禱必有所得。

   十一節:『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,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?』『不好,』是因生來在罪中。『你們雖然不好,』原文當譯作『雖然你們不好;』如說『你們雖然不好,』就只包括不好的人,並不包括所有的人;『雖然你們不好,』是把所有的人都包括進去,沒有一個人是好的。

  五至七章可分三段:(一)五章一至二十節,論與已往律法的關係及天國裡普通的性質。(二)五章二十一節至七章十二節,論十條誡命,即『十句話。』(三)七章十三至二十七節,是勸勉。

  十二節:是總結第二大段的,『所以』是承上文的,是承五章二十一節至七章十二節新的十誡。山上的教訓是充滿了實行方面的,這裡再說一句『無論何事…』可見十二節是一個原則。這裡給我們看見完全是積極的,與舊約的十誡不同。這裡是注意你該作什麼;山上的教訓並沒有和律法先知反對,乃是與律法先知站在一條線上的。

  十三節:這裡的『門』和約翰十章九節的門有什麼不同?約翰十章九節是恩典的門,馬太七章十三節的『門』是天國原則的門。『你們要進窄門,』原文是『你們要進這窄門。』『這』字指什麼?當然就是指以上所說的天國。這窄門,就是上文所說的新律法。

  『進』是揀選,『走路』是實行;『進窄門』是過關,『走路』是關乎日常生活的。『窄』意即主的命令有些嚴格,『窄』是從比較而來的。既然以上的律法是『窄門,』就另外必有一較寬的律法。這可見山上教訓的要求,是以前律法所沒有的。

  這裡有兩個門,兩條路;一是按著裡面情形,一是按著外表而已。基督徒可以任選那一個門,走那一條路。今天的揀選沒有別的,就是揀選今天生活的原則,但沒有不進窄門而能走小路的,從來沒有進馬太五至七章的門,就不能走這段路。

  『進窄門』何以這麼緊要呢?『滅亡,』希臘文有二意,即『滅亡、』『敗壞,』或者『毀壞。』在這裡譯作『敗壞』或『毀壞』更好。『毀壞』意即一起拆光;如作『滅亡,』也不過指暫時的,並非永久的,只要求人外面的道德,差不多的就還是寬的門,大的路。

  十四節:『引到永生,那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。』『永生』當譯作『生命。』路小有一個緣故,因這一條路就是神的旨意的路;窄,窄到只有神的旨意;小,小到只有神的旨意;不能把肉體、把世界、把今天的榮耀放進去。『找著的人也少;』真理往往只住在少數的人中間,窄門、小路是找的,可見有許多人連知道都不知道。

  『路,』看行傳九章二節,信服這道的『道,』原文與馬太七章十四節的『路』同字,意即信服這條路。行傳十九章九節『譭謗這道』原文是『譭謗這道路,』又十九章二十三節的『道,』原文也是『路;』二十四章二十二節的『道』原文是『路。』可見在使徒行傳都是勸人信這條路,走這條路。

  十五至二十節:那一種的人叫假先知?必定要受一種特別靈感的人。(像寫聖經那樣的人,才是先知。)說是先知,彼後一章二十一節,受靈感而說出第二者的話語來,就叫先知。假先知也有一種靈感,(不過不是聖靈,)說出第二者的話來,不過不是說出神的話來。

  先知是在教訓上,發生直接的關係;羊是頂怕事的,假先知外面即是如此。狼也許是指邪靈,因外面的羊皮是偷來的,裡面的也不是他自己的。『果子』在這裡是指教訓,因先知的果子是『教訓,』不是『行為。』他是不是假先知,只看他所講的道理是如何。

  無花果、葡萄,都是猶太最好的果子。從假先知口裡聽不見合乎神的道理。

  十九節:『凡不結好果子的樹,就砍下來,丟在火裡。』他們定規是沉淪的人。

  二十一至二十三節是一小段,二十四至二十七節也是一小段,二十八至二十九節又是一小段。

  二十一節:『凡稱呼我主阿,主阿的人,不能都進天國;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進去。』這節聖經,主正面告訴我們說,稱呼主阿,主阿的人能進天國。不過,不是『凡』稱呼主阿,主阿的人『都』進天國;講究在『凡』字和『都』字。羅馬十章九節說,『口裡認耶穌為主,…就必得救。』可見進天國的頭一個條件是得救,不過不是凡得救的人都進天國,不是每一基督徒在天國裡都有分,還需要有第二個條件,就是遵行神的旨意,這樣的人才能進去。

  進天國普通的條件:一是得救,一是遵行神的旨意。二十一節是說進天國普通的條件,二十二節舉例說特別的革除,二十三節是特別的結局。

  二十三節:這節的『認識』與羅馬七章十五節的『明白』原文同是一字,『不明白,』意即『不以為足。』『我從來不認識你們』譯作『我從來不嘉許你們』亦可,意即『我從來不以你們作的為是。』

  二十一至二十三節的人是基督徒,理由列下:(一)看上下文,因山上教訓根本就是對基督徒說的。(二)山上教訓從起頭到末了,沒有講到如何得救,因是對已經得救的人說的。(三)二十一至二十三節一段的意思,並沒有題到信心問題,乃是講到行為問題。我們知道得救是在乎信,不是在乎行為,所以這裡不是講到不得救的要沉淪。(四)當那日,是那一日呢?乃是基督審判台前那一次的審判。這一次的審判,只有得救的人能到那裡,這不是白色寶座前的審判。(五)他們是已經稱呼主是主的人。(六)他們的工作會奉主名說預言(傳道,原文是說預言)、趕鬼、行異能的。『那日』是聖經中的專門名詞。一是『今日;』林前四章三節的『被人論斷,』原文是『在人的日子中,』意即人的日子。一是『那日,』就是聖經中所說的主的日子。(賽二11~12,亞十二9~14,十三2,十四1~9,提後一12,18,四8。)『那日』特別是指審判台前的那日,惟有得救的人要站在審判台前的。

  二十二節中的『許多,』英文是『許許多多,』這頂傳神,可見將來有許多的人不能進天國。『主阿,』這是第二次稱呼。『奉你的名傳道、趕鬼、行許多異能,』這幾件事是教會恩賜中最高的。『傳道』是作先知,『趕鬼』是把神的國帶進來,『異能』是運用來世的權能。他們題說這幾件,好像是頂有資格進國度了。

  二十三節頭一句原文是『我就對他們承認說。』馬太十章三十二至三十三節的『認,』明明是指得救的人說的,那是叫他到那天得不到榮耀。二十三節的話意即『我從來不承認說我是認識你。』『認識』還是譯作『嘉許』更妥。主所以不稱許他們,乃因他們是『作惡的人。』『作惡』二字原文是『越軌,』即不守進天國的規矩而行的人。『離開我去罷,』是榮耀與他們無分,與帖後一章九節不同。進入天國普通的條件,是得救加上遵行神的旨意。

  聖靈住在人裡面的,是有人格的,是祂管理人;降在人身上的,是沒有人格的,是祂順服人-先知的靈是順服先知的。(林前十四32。)聖靈只住在得救的人裡面,但是聖靈可以降在沒有得救的人身上,如巴蘭、掃羅。在趕鬼、說預言、行異能中,還可以作惡。在這些事中,可能有不遵行神旨意的危險。民數記十八章一節的罪,是干犯聖所的罪。這個要求救我們脫離罪。『趕鬼、』『說預言、』『行異能』這三件事,在末世時要復興。

  二十四至二十七節:這一段是主引比方來證明上文所說的。二十四節的問題不在聽見了沒有,乃是在乎行不行;聽見是已經聽見了,遵行卻在乎各人。『這話』範圍廣一點是指山上所有的教訓,窄一點即指上文遵行神旨意的話說的。

  『磐石』是指實行神的旨意說的,不是指主。『無知』並不是壞人,就是馬太二十五章二節所說愚昧的人,也並非不得救的人。這裡完全是講到建造的問題。風雨所擊打的是他的工作-行為,並非他的本人,可見他是得救的。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的,並非說他是好人,乃說他是聰明人,等於馬太二十五章二節之聰明的童女。

  『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,』乃是照著主的話去行;愚昧的人並非沒有去行,(因他也去建造,)乃是因他沒有照神的話去行,而照他自己的意思去行。今天的信徒,有一頂不好的事,就是傚法人。聰明和愚昧有什麼分別呢?工夫一樣的花了,建造是一樣的建造,但愚昧的何苦蓋在沙土上呢?聰明的眼光是一直看到審判台前。『雨、』『水、』『風,』指大災難說的,雨從上頭來,風從四圍來,水沖根基。『雨』從聖經看來,指邪靈的工作。『風』在聖經中指異端的教訓。(弗四14。)『水』在聖經中指邪靈的能力。


Copyright © Living Stream Ministry, Anaheim, California.